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暑假無痛英文閱讀推薦

說真的,英文閱讀這件事不應該只有在暑假才做,
但暑假的確是一個好的時間點-引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或培養閱讀的習慣。

因為他們沒有藉口說:我沒時間。

我其實很不喜歡"沒時間"這三個字。
聽起來就像個藉口,但說真的~就是藉口啊!(摸著你們自己的良心)

我希望大家不要再為自己該做的事(或對你來說是好的事)找藉口。
因為你真的想做的話,你是有時間做的。
(每個人隨時都有零碎的時間可以閱讀,只是大部分的人選擇看社交媒體。)

無論如何我還是想改變你們!!!
因為我相信還是有不少人想要培養自己或孩子英文閱讀的習慣。
只是他們還沒有選到適合的讀物。


Oxford Graded Readers 是我上個月在敦煌Caves買的書。
一共有七個級別,從Starter到Stage 6,我各買了幾本看看。
想說看這些讀本適不適合給還沒對英文閱讀感興趣或還沒有養成習慣的人。


我利用零碎時間把他們一一讀完。
我兩個孩子跟Amanda因為很好奇,所以也正在讀。
(閱讀習慣也可以影響全家人)



這套分級的讀本有幾個我覺得還不錯的優點 :

1. Starter的難度真的很低,而且有分漫畫跟圖文的版本,英文程度很基礎的人都可以讀。
    Stage 1 開始往上雖然沒有漫畫的版本,但每一本都有一些插圖可以輔助閱讀。

2. 大部分級數的書都有音檔可以聽,所以你還可以同時練到聽力。
    你讀完之後,還是可以隨時用聽的方式複習。聽久了~這些也會變成你可以講出來的話。

3. 每一本都薄薄的,雖然越高一級會越厚一些些,但還是比一般的青少年小說薄很多。
    很薄的好處就是你一定可以讀得完。讀完一本會開始覺得原來自己可以閱讀英文。
    這樣會漸漸產生自我肯定,認為自己可以做得到。
    而當你認為自己可以做得到時,你就會繼續做。就會這樣一本接著一本讀下去。

4. 每一本的後面都有列出較難的單字,他們的英英解釋寫得很用心。
    因為比英英字典還要簡單好懂許多,連單字解釋的英文難度都有符合分級。

5. 題材不幼稚。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從小就開始養成英文閱讀的習慣。
    所以如果是小學高年級或是國中~高中~成人才開始要閱讀的話,
    讓他們讀小朋友的繪本或讀本,他們可能會覺得很無聊~很幼稚,很難繼續讀下去。
    這套分級讀本因為大多是改寫經典小說,也不是寫給小朋友看的,
    所以內容不會幼稚,比較是大家普遍可以接受的,會覺得不錯的。
    只是內容的精彩度也會受到語言難度的影響,
    所以級數比較低的讀本內容自然精采度也會比較低一些。
    但也沒關係,你就繼續讀,讀久了就可以越讀越難,而讀到更精采的內容。
 


6. 每個級數都有很多本。(我不知道確切有幾本)
    很多本的好處是你可以在適合你的級數做大量的閱讀,讀到你想要往上一級為止。
    當你往上一級時,就表示你的閱讀能力進步了。
    而且這樣的進步是不會有痛苦的,你會開始喜歡英文閱讀,久了也會養成習慣。

每本書的後面雖然有類似閱讀測驗的題目可以練習,但是不一定要看。
因為如果做什麼都有東西要寫,這樣有時反而會倒胃口。
所以想寫的人就寫,不想寫的人不寫也無所謂。
重點是要養成長期持續大量的英文閱讀習慣。



要怎麼選級數?
最理想是去一趟書店,像敦煌書局Caves之類的書店。
翻一翻,看每個程度的書兩三頁會很理想。
(但是有的級數的書是包起來的,現場沒辦法翻閱。)
所以可以問問店員有沒有試閱本,因為你要選級數。
(我不確定有沒有,因為我是直接把每個級數都買個幾本回家。)
(一本大約台幣一百多~兩百多元之間)

如果看一兩頁完全沒有生字,那就可以跳到下一個程度來看。
這是要確保他們可以讀得很順,不要花太多時間查單字。

例如你看了Stage 3的讀本一兩頁覺得生字太多,或是有讀沒有懂~讀得很痛苦,
那就表示這個層級的讀本不適合你,你要換Stage 2看看。


如果你是家長,你千萬不要用你自己的想法去斷定這個程度對你的孩子來說怎麼樣。
因為你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
如果你覺得偏簡單,這只不過是你的想法。
最主要的是孩子自己覺得怎麼樣。
如果孩子覺得某個層級的書比較適合他。
那你要贊成,讓他多試~多讀~
千萬不要說 : 你連這個都不會喔!  (這會抹殺孩子的動力)
所以要支持孩子,因為重點是要讓他們喜歡閱讀進而培養閱讀的習慣。

這個系列一路往上會到Stage 6,每提高一個階級的文法複雜度跟單字都會難一些些。
到了Stage 6的內容,就會是比較接近我們母語人士正常難度的小說寫法。

這些讀本不是學術類閱讀,而是簡化版的故事。
所以讀這類的書不是為了提升學術英文能力,
而是為了提升基本英文~字彙~語感~句子構造(文法)的理解能力。

還有讀這些讀本的好處之一就是單字會在同一本書裡一直重複,
那這樣你對這個單字的印象就會比較深刻。
而且是不痛苦的學單字,因為是自然而然的在複習單字~把這個單字學起來。

這套書最高一級的Stage 6的難度在哪裡?
如果你要申請美國的大學,你需要SAT或ACT。
SAT跟ACT的難度很不一樣,以閱讀來說:
SAT的閱讀難度是美國12年級,ACT的閱讀難度差不多是在美國8年級。
Stage 6大概是美國5-6年級的難度。
但其實是蠻接近ACT閱讀的第一篇難度(ACT閱讀有四篇),
第一篇叫Prose Fiction,這個Prose Fiction就是文學類的文章。

在所有留學類的標準考試裡面,除了SSAT和ISEE之外,
ACT閱讀的文章難度是最簡單的。
而雅思的閱讀難度在這個Stage 6上面,而且是有好一段的距離。
當然SAT的難度也就更遠了!

如果是要銜接考試,看完Stage 6後(小孩也養成了閱讀習慣),
可以銜接其他美國青少年看的小說(敦煌或誠品真的很多書)或是知識類的讀本(像是Horrible Histories/Science等很多類)。

我還是要強調第一 : 作為家長,不要預設~不要限定孩子該看的程度是什麼,這完全是要看孩子。孩子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是要培養他們有閱讀的習慣,而不是給他們額外的壓力。所以要讓他們自己去嘗試~去看他們自己比較想讀哪個程度的書。

第二 : 這種閱讀是多多益善,例如孩子喜歡Stage 2的難度,你買了很多本給他們看,當他們開始膩的時候或開始嫌簡單不想看了。你不要說 : 不行喔!  你還有三本Stage 2還沒看完。
你就讓他們去看他們想讀的Stage 3。

像很多年前我的孩子還小的時候,我買Magic Tree House全套,那時候差不多是到四十五本。
我的孩子看到了二十幾本,他們的閱讀量就開始減少,幾乎沒什麼在讀這套書。
因為他們覺得無聊~看膩了!  我就訂其他套的書給他們看。
我平常也會不定時訂其他種類的書給他們看或是Amanda三不五時也會跟他們去逛書店。
讓他們對閱讀保持新鮮感~樂趣,維持愛閱讀的好習慣。

所以不要強迫孩子看他們已經覺得膩的書,也不要覺得錢已經花了,不看有點浪費。
說不定他們之後還是會回頭看那些書。
但最後就算他們沒有看,其實也沒有關係。
因為他們還是有在看其他的書,這樣就好了。

2019年6月21日 星期五

a great college comparison resource


This is a great college comparison resource from the Collegeboard. 
It allows you to simultaneously compare 3 universities, giving you a very legible view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tegories, most notably tuition and standardized test requirements.

Here's a brief look at Harvard's basic requirements:

5% of applicants admitted

Essay(s): Required
(note: this is NOT the SAT or ACT essay!)

SAT Reasoning Test or ACT: Required

SAT Subject Tests: Required

SAT Scores
Math: 740-800
Evidence Based Reading & Writing: 720-780
or
ACT Composite Scores 33-35

Be sure to check it out!

https://bigfuture.collegeboard.org/compare-colleges?fbclid=IwAR3RHvcPoxbxFzCmL9ZxK2I_KysY9aRrz4DKf0H-OYKRqE5jdpXPWhq2tVc


Of course, if you're interested in the most recent university rankings, US News is the most commonly quoted:
https://www.usnews.com/best-colleges


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分數、熱忱、專才、獨特性


原文網址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683

看到這篇文章,不禁有感而發...

我想說的就是要盡力做到這幾個點 :

分數、熱忱、專才、獨特性

學術能力的考試分數不是一切,但卻是基本的門檻。

當一起競爭的學生都擁有差不多的學術成績水準,那你還有什麼可以跟其他人競爭?

靠的是專才、要夠深入。

專才從哪來? 多方嘗試。

興趣是專才的起頭,熱忱是深化專才的能量。

常常學生有不少的課外活動、才藝等,但卻沒有發展出一項個人獨特的強項就很可惜。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熱忱不夠。

理想是在九年級前讓孩子多方嘗試,到了九年級讓孩子選一兩項真的很喜歡做的事,持續做、深入做幾年,達到專業水準。

當孩子成為了某方面的專才,那即是他的獨特性之一。

(不是要有名校迷思,而是幫助孩子更具競爭力。)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適合國際學校學生學科複習的線上免費資源---CrashCourse


A fun but intense way to learn the basics.

These video courses are a great way to review your high school courses.

The producers have managed to condense years of information into mere hours. Each video is short and jam-packed with information.

Crashcourse strives to teach difficult subject matter in a humorous and engaging style, and it succeeds. You will never feel bored watching videos from this YouTube channel.

Most major subjects from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have already been completed, including biology, physics, chemistry, astronomy, psychology, US history, world history, and even statistics. Those were just a few of the massive range of courses on offer.

I have watched a few of the courses myself from start to finish. If you’re looking for an introduction to a subject, they’re a little heavy going because there’s simply too much information in each video, so it’s easy to get information overload. If you already possess some knowledge on the subject, as do high school students, you’ll love how you can review concepts in such a short amount of time.

The courses are also great if you need a taste of a subject, especially if you’re trying to decide which AP or IB course to take.

Highly recommended!


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為什麼你需要參加SAT模考課?

我有點後悔沒有早點把這篇文章發出來...
這篇文章我早在年初就打完了...但一時忙,完全忘了有這篇還沒發...

這次5月SAT的Curve扣分遠比去年的誇張,因為這次考的較不難,應該說偏簡單。
當天考完後,我有其他家長問難度,我說很簡單,所以扣分會很重。
但昨天一出分,我沒想到會重成這麼離譜!!!
文法錯一題扣40分,數學錯一題扣30分。
我好幾個學生這次都剛好文法跟數學各錯一題...
很替他們心疼...畢竟他們這麼的努力...
明明錯的題數變少了,但分數卻沒有太漂亮。

但CB即便很後悔知道他們這次Curve的設定有問題,他們也是不會拉下臉改變的。
所以要改變的是學生練題的心態。
為什麼還是有人可以拿滿分?
因為他們在平時練習的過程更加謹慎小心。

閱讀原則上Curve都很合理,因為閱讀本來就比較難。
但是文法跟數學就可能扣分特重,因為比起閱讀,文法跟數學是更好掌握的。
而且都不會超過我們平常練習的範圍內。

當只要文法跟數學題目不難,他們自然就會扣得重。(雖然這次是重得過分了!)
所以在文法跟數學上,你不要不小心錯了一題。
不要錯,你就不會被Curve影響到,不管他們是怎麼設定。

以下是我幾個月前打好的原文...

--------------------------------------------------------------------------------------------------

雖然SAT是一個標準考試,但是標準考試的定義是他們的每份考卷的難度是差不多一致的。
而實際上也沒有真的那麼的一致,有時他們的一整份考卷難度遠遠不如另外一份考卷。
像是去年6月美國國內考場的SAT考卷很簡單,所以就變成Curve的扣分很兇。
數學錯一題那你就降到770,但是通常錯一題是降到790或還是保持800。

基本上沒有一份考卷能夠呈現出College Board會出的SAT全部的題型。
每份考卷都只會出現部分的題型,以及每一份的出題法也會有些不同。
所以每次你在做一份模考考卷,你會因為遇到不同的題目或稍微不同的考法而有一些刺激。尤其是當遇到不知道怎麼解題的時候,雖然難免會有些挫折,
但是你是需要經過這樣的磨練跟刺激,才會比較有進步。

所以為什麼你需要參加SAT模考課?

1. 培養耐性跟謹慎度
說真的,有幾個學生真的有辦法自己在家裡計時一次考完一整份考卷?
少之又少! 因為在家真的很難可以空出這麼多時間並集中精神一次考3-4小時。

還有通常學生自己在家拆開來考的分數,會比一次考出來的分數來得高。
這樣的狀況會導致學生產生錯覺,覺得自己考得還不錯!
因為拆開來考~學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也沒那麼累~
自然可以比較有耐心去答題跟檢討。

但是正式考是一次考,不是讓你拆開來分天或分早上下午考。
如果你平常沒有訓練自己~要求自己~強迫自己一次考,
那你的注意力很容易在正式考時渙散...
那種答題的疲憊感會比其他有經過模考班訓練過的考生還來得重...

你會比較沒有辦法很有耐心的去解題...
因為你不習慣這樣拉長時間的考試和承受疲憊。
自然考出來的分數會比你自己拆開來模考來得低分。
但這樣其實也不意外!  不是嗎? 

而這也是為什麼常常有的學生錯都是錯在自己粗心!
因為在有時間壓力下答題,難免會粗心。
外加又是拉這麼長的時間要持續解題,考的不只是能力,更是耐性了!
誰的耐性有被磨起來,穩定度相對高,分數自然更穩,更穩當然就是拿下相對的高分了!

2. 避免生疏
很多SAT學生在上完暑密班,他們對考試的敏銳度非常高,對剛學到的解題技巧也都很熟悉。
但是當他們過了兩三個禮拜或一個月後,如果這中間都沒有回頭複習暑假教的東西,他們就會開始生疏。如果他們中間都沒有參加任何的模考班或自己在家練寫題目,那等到他們去考十或十二月的正式考時,就很容易出錯而考不好。

而後來有來參加模考班的學生,他們雖然一開始會覺得生疏了,
但是他們在模考時會覺得考點很熟悉,但是記得不太清楚了,考試時很容易不小心就犯錯。但是至少他們是在模考班裡答錯,而不是在正式考時寫錯。
學生經過模考班的犯錯,他們會回想~對吼! 其實有學過,只是忘了。或一時沒注意到。
而每次檢討時,他們就會再多深一層的記憶點。

多次練下來,學生比較能更確實的將之前學到的觀念和答題能力有效的應用在模考班裡做答。再從錯誤中學習,看自己是哪邊忘了或是不小心忽略而出錯。
這樣就會比較有複習到,也比較能提高在正式考的答題正確率。
所以其實練考試跟學語言也很像,少練自然就會越來越生疏。
而長期有一直練,學生會越來越抓得到出題的邏輯,知道他們要考你什麼。
你要怎麼避免跳進陷阱裡,當你越能掌握住考點,那自然你答題的準確率就會越高。

所以要記得準備考試,尤其像是這種考試時間很長且難度又高的SAT,
學生進班參加模考,他們才會比較可以逼著自己集中精神一次考完。
有環境~有同儕~有老師~他們就會不得不去做! 就像去參加正式考試一樣!
雖然一整天下來很疲憊,但你會進步。

要練到你在疲憊的狀態,仍然可以保持清晰的思緒解題。
當你越累時,答題時的盲點就會被放得更大。
所以模考班的功能就是要讓你練到你在疲憊的狀態下,仍可以保持清晰的思緒解題。
大部分的考生都需要這樣的磨練。

你有經歷這樣的磨練,你在正式考就會比較有辦法專心完成答題,而拿到比較穩定的分數。
這就是SAT模考班的重要性。

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

為什麼在國外或是在國際學校裡讀書好幾年,寫作還是沒有很好?

Amanda問:
為什麼學生去到國外或在國際學校裡面讀書好幾年,英文寫作還是沒有很好呢?

我說:
學生在台灣的本地學校裡讀書求學,他們的中文寫作就會很強嗎?

----------------------------------------------------------------------------------------------------------------

你在學校裡,不見得可以學好寫作。
因為寫作需要靠很多方面的加強,才會變得比較好。
(其中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我在國高中的時候,老師都會讓我們自由發揮我們的寫作。 
像是常叫我們寫creative writing之類的...老師的引導和指正沒有很多。
我們寫了,老師會批改。
但基本上老師比較重視的是文章的流暢度和邏輯。
比較沒那麼重視文法或選詞用字。
所以在文法跟單字上,他們就只會改一些些,沒有很多。

老師通常的改法就是會在我們的文章上圈起來或畫線,
要我們自己去思考要怎麼改善。
這對寫作悟性高的學生很有幫助,他們的寫作會變得很強。
但如果學生的悟性不高,他們就會停擺在那邊,有點沒救的樣子。 
而他們長大後,寫作還是一樣很弱。(所以不是母語人士寫作就一定好)

我自己呢......
我是在高中的時候,寫作變得非常強。
但這絕對不是因為老師的幫忙。
而純粹是我媽媽的嚴苛要求。

在我十年級時,我媽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培養我寫作的校正習慣跟能力。
(先說我從小就愛閱讀,也一直在閱讀,所以有不錯的基礎。)

那時候我的學校教的方式跟內容跟現在的IB很像,
我們總是有很多的書要讀,有很多的文章或報告要寫要做。

幾乎每天下課,我媽總會花兩到三個小時陪我修改我的文章或報告。
(她對我的要求非常嚴,我都會覺得她很煩。)
她要求太高,她追求寫作的完美。 
所以我總要一直改~一直改~一直改寫...
一篇作文至少要改寫一整個禮拜。

常常我覺得已經可以了,但她還是強迫我要繼續改寫。
那時候是用電腦打字,所以打完文章後,改寫完好幾次之後,還要印出來繼續改。
她很要求一定要看紙本,她總說看螢幕不準,要看紙。

確實如此,你看著螢幕常常總會不小心漏掉一些沒注意到的部分。
但是你再看紙,你會發現原來有這些文法錯或這些不順的地方。
所以又要再度改寫。  

簡言之,我的寫作能力其實就是靠我媽~~~哈! 
因為有我媽那一年的嚴苛要求,才有我現在對於自己的範文有力求完美的標準。

雖然那一年我覺得我媽很煩,但我現在真的很感謝有她那一年的指教。
非常感謝她!



2019年5月1日 星期三

Awesome SAT and ACT grammar resource!

With the SAT test coming up in a few days, you need to check your understanding of grammar!

Awesome SAT and ACT grammar resource!

https://thecriticalreader.com/complete-sat-grammar-rules/

This webpage has pretty much all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ammar rules which are tested on the SAT and ACT. (Even though the TOEFL and IELTS don’t test grammar directly, grammar certainly is tested indirectly, so IELTS and TOEFL test takers would be wise to check out the webpage too!)

This is a great place to check when you’re unsure about why the correct answer to a particular question is not the answer you believe to be correct.

Remember that the SAT and ACT are testing grammar from the 1950s which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fool native speakers. The better your English is, the more easily they will fool you with their underhanded tactics. Don’t fall for them! Check out this website.

Standardized tests are like a game. You can’t play by your own rules (your own grammatical understanding) - you must play by their rules (1950s’ grammar).

Here are a few quotes which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to keep in mind:

Note that whose, unlike who, can be used for both people and things/places.
Correct: London is a city whose many museums, palaces, and monuments make it a popular tourist destination.

Important: make sure to read through every sentence all the way through to the period! Otherwise, you might not notice when there are two sentences.

Unlike a semicolon, a colon can be followed by either a full sentence or a fragment.

Always keep verb tense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other verbs in the paragraph.

Important: If there is an OMIT/DELETE option, or an option without a transition, check it FIRST because it will usually be correct (at least on the ACT). 
When two transitions have the same meaning (e.g. but/yet) and are both grammatically acceptable in context, both can automatically be eliminated because no question can have more than one right answer. 

Good luck on test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