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 如何用雜誌打底英文 這篇不一樣噢!
(該篇的雜誌是指有MP3的中英文教學雜誌。)
所以,我建議在"看得懂的程度"上是有出入的。
(我知道你現在一定不知道我在講什麼,但你看完就會懂我的意思了。)
學英文,很多人常有的錯覺就是覺得要學很難的內容,才算有學到英文。
常常你可能覺得看得懂七八成以上,你會有錯覺,覺得內容過簡單,所以就捨棄,
去看更難的,認為這樣學英文才算有學到東西。
覺得沒有看比較高深的內容,就會覺得自己好像沒學到什麼英文。
但是,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因為,你看得懂,不見得聽得懂,不見得講得出來,不見得寫得出來。
以老外來說好了,我們從小到大在看英文的時候,
大致會選擇自己看得懂九成以上的內容,來作為自己要閱讀的書。
因為可以看很快~很順~不需要耗太多腦力去想這個是什麼意思~那個是什麼意思,
這樣才看得下去啊~如果要去想,這個是什麼意思,我們會覺得太痛苦。
你們可以回想自己小時候開始閱讀中文的感覺,
應該都會先從有注音符號的~有圖片的~國字不多的書開始閱讀起。
如果你覺得太難,你自然就會換本,選自己大致上都看得懂的內容來閱讀。
但是,我有發現你們在接觸英文時,
真的很容易就去選擇那些遠遠超出自己目前英文程度的內容,
這樣到底是何苦呢?
閱讀的興趣是需要去培養的,有興趣的話你就會想一直看下去。
就像我在教SAT/ACT的時候,我都會希望學生過去已有長期的閱讀習慣,
如此才有足夠的英文實力來應對這個專門給英文為母語人士考的考試。
當你可以看得很快的時候,就比較能開始累積起大量的閱讀,
而大量閱讀的好處就是語感可以建立得很好,很穩,很紮實。
能否看得很快的關鍵,在於內容的難易度。
如果你是幾乎每幾個單字就要去查字典,你會覺得很緩慢~很痛苦,
覺得自己根本看不下去啊~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買了英文書或英文雜誌,卻永遠只停留在前三頁。
記得,要練好一個語言,最主要的就是培養興趣,才能建立語感。
從你駕馭得了的內容開始閱讀起,大概就是看得懂八九成以上(看你個人的耐性),
記得,要挑自己有興趣的內容。
當你看得快的時候,自然就會看得多,就會想繼續看下去。
一篇接著一篇看,一本接著一本看,大量閱讀就不知不覺開始了。
你會發現,你正在累積單字量,
你會發現你不知不覺在把很多句型和文法內化。
內化的意思是你可以講得出來,你可以寫得出來。
這不是什麼魔法或是奇蹟,這真的是很自然而然的累積成果。
聽力的部分,就真的要額外練。
我自己學中文的心得是,我有大量的閱讀,但聽的部分就比較少,
我看書的時候,成語可以看得懂~要寫文章時也用得出來,
但是當我跟人講話的時候,當他們講到成語時,
我常常會一時聽不懂他們在講什麼,
然後請他們清楚講那四個字~或是告訴我那是哪一個字的時候,
我才會意過來,知道這個成語我看過,我知道~也明白意思。
所以,聽力我就開始額外練,因為很多書是沒有MP3的。
我開始聽歡樂三國志,也看中文的電影和連續劇。
我要表達的是,你看得很懂,真的不見得聽得懂,即使它很簡單。
所以,聽力要額外練。
我在看金庸之前,是先看完劉墉和戴晨志的書。
在那之前,則是看更基本的童書~國小的國語課本等,
真的看很多,也真的就是靠從看得懂的童書開始建立閱讀中文的興趣,
然後開始大量的閱讀。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可以收起錯覺,去書店走走翻翻,
找一本自己看得懂八九成以上的全英文書,讓自己開始喜歡英文閱讀的感覺。
千萬不要覺得童書或繪本都太簡單,就捨棄了!
記得我上面說的話!
也期待你們喜歡上英文閱讀!
讚!
回覆刪除謝謝 ^ ^
刪除感謝您的分享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看得懂,不一定寫得出來,也不一定講得出來...老師說的一點沒錯.
回覆刪除覺得口說能力很難訓練練習.唉...